口干、咽干,多喝水就能防秋燥吗?
白露时节不少人有口干咽干的口干困扰,这与“秋燥”有关系吗?咽干另外,很多人认为多喝水就能防秋燥,多喝这种说法是防秋否正确?
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杨涛表示,白露的口干时候北方空气湿度下降,昼夜温差增大,咽干这时候人体容易受到干燥气候的多喝影响,也就是防秋中医说的“燥邪”侵袭,容易出现口干、口干咽干、咽干皮肤干的多喝症状,这与“秋燥”有关且关系密切。防秋
杨涛说,口干“多喝水就能够防秋燥”这种说法不完全对,咽干燥邪伤人的多喝核心是津液不足,这个“津液”是指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,它不仅是水,还包括气血运化生成的其他维持生命活动的液态物质,比如唾液、胃液、关节液等。
一方面,喝水是防秋燥的基础,水是津液的主要来源,及时补水能直接缓解津液不足的问题。正确的补水方式是“少量多次喝温水”:“少量”就是一次不超过200ml;“多次”是间隔1-2个小时,但是也不能盲目地固定间隔,一般来说要考虑运动量、气候还有疾病状态等等,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遵医嘱控制饮水量。另外,温水是指35-40℃的水。
另一方面,中医防治秋燥遵循“滋阴润肺、生津止燥”的原则,分“饮食和中医调理”两方面。在饮食方面,推荐使用滋阴、润肺、生津的食材,比如梨或白萝卜煮水,同时可以少量加一点冰糖或山楂调节口感,也可以考虑蒸梨,可以把梨去核之后放入香油和少量的糖来蒸熟,糖尿病患者建议慎重应用。
在中医调理方面,杨涛推荐两个穴位,每天按摩1-2分钟,以局部酸胀为度。
第一个穴位是中府穴,中府穴在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,第一肋间,这个简易的取法是在锁骨外缘的下面有一个三角窝,在窝的中央向下直下摸到第一个骨头就是第一肋骨,第一肋骨的下缘就是这个穴位,这个穴位是肺经的重要腧穴,可以梳理肺经,按揉它可以缓解咽干、咳嗽。
第二个穴位是照海穴,照海穴在足内踝尖直下1寸,足内踝尖大家可以很容易找到,下1寸,这个1寸的找法是拇指的第一指指关节的宽度记为每个人的一寸,在内踝尖下1寸找个小凹陷,揉着有酸胀的感觉即是穴位,这个穴位可以润燥生津滋阴,可以治疗口干、咽干。

(责任编辑:综合)
- 泉州市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
- 诺林商城广场公共通道 井盖缺失一个月未解决
- 因凡蒂诺:恭喜武汉车谷江大女足成为女冠杯首支取胜的球队
- 泉州市区天气预报 :降雨减弱8~9日沿海有9级大风
- “德化中国白”环球游记
- 南安一货车与电动车碰撞 73岁电动车司机身亡
- 南安一货车与电动车碰撞 73岁电动车司机身亡
- 山东泰山主教练悬而未决,瓦科大概率留队,洛佩斯赛季结束将离开
- 晋江办丧事不能奏喜曲引热议:丧礼上的不文明遭吐槽
- 致敬盐城队!射阳“第二现场”满怀热爱 从未离开
- 广西平果发布公告:阿萨莫阿颈椎骨折手术完成,身体状况平稳
- 深圳队能成为海港贵人吗? 他们第29轮客战申花 30轮主战成都
- 付购房定金后反悔 退还款项引纠纷 法院这样判.....
- 彭啸:韩导对年轻小将都很用心,愿为国家队做力所能及的贡献